close

雙叉犀兜蟲的基礎繁殖與飼養

一、成蟲飼養管理

壽命:人工飼育個體4~8個月,野生個體1~5個月。有交配過的個體壽命較短。

飼養溫度:常溫飼養即可

飼養容器:通風良好,高度要夠高,蓋子必須蓋得緊。雄蟲通常使用M號飼養箱,雌蟲則是S號飼養箱。

飼養底材:由於兜蟲排泄量大,建議使用木屑砂,並且完全呈粉狀後則立即更換。如欲省錢可用報紙

飼糧:熟香蕉或是昆蟲果凍。

圖一、臺灣雙叉犀兜蟲雄蟲。

DSC05801  

圖二、臺灣雙叉犀兜蟲雌蟲。

DSC06217  

圖三、使用報紙做為成蟲飼養底材。

DSC06214  

二、繁殖

成蟲成熟度:過蟄伏且進食2週以上個體,當出現躁動行為則可以進行交配。

繁殖溫度:常溫繁殖即可

交配:準備一個可以給蟲攀附的物品,如段木。將雌蟲置於上面,待其穩定後在將雄蟲放置於雌蟲背上,只要雙方夠成熟,雄蟲求偶一段時間就會立即交尾,時間30分鐘到1小時不等,交配完後等雙方自然分開即可。雌蟲可等7~10天再進行產卵。

產卵容器:大底面積之容器,容量5~10公升,高度20公分。

產卵介質:細顆粒完熟木屑,深度約10~15公分並壓緊,。

產卵:產卵環境佈置好後,即可將雌蟲放入,產卵木屑表面放上木片以便讓雌蟲攀爬,食物則建議使用昆蟲果凍。

取卵:雌蟲置入產卵容器10天後取卵,之後每7天取一次卵,建議等雌蟲自行爬出木屑表面再取出雌蟲。

卵的管理:使用一般完熟木屑即可,也可以使用衛生紙或插花海綿做為底材,並裝入不通風(但要透氣)容器,水分則是容器蓋子有出現水氣為佳。

圖四、卵的管理。

DSC04081  

 三、幼蟲飼養管理

幼蟲期:孵化到羽化約11個月。

飼養溫度常溫飼養即可,但需將飼養容器置於陰涼處且保持通風。

卵期約10~14天。

一齡幼蟲:飼糧為新鮮的微粒子完熟木屑(壓實),濕度為木屑用手握緊後鬆開手成糰狀。一齡期為14天左右。

二齡幼蟲飼糧為新鮮的完熟木屑(壓實)濕度不變,並將一齡使用過的木屑篩去糞便後至於底部,此意義在於維持環境共生菌濃度。二齡期約21天。

三齡幼蟲(轉齡後7個月內):轉齡3天後,雄蟲移入2公升容器,雌蟲移入1公升容器飼糧為新鮮的完熟木屑(壓實),濕度不變,一樣將舊木屑篩去糞便後至於底部。每2個月換一次木屑,除了轉齡那次外,之後每次交換均將木屑全換,因為幼蟲體內已有足夠供生菌適應環境變化。

三齡幼蟲(轉齡7個月後):濕度為木屑用手握緊後鬆開手會散開,木屑必須填滿容器壓實,因為雙叉犀兜蟲蛹室是垂直的,故應選擇深度超過15公分之容器

圖五、剛孵化之一齡幼蟲。

DSC04099  

圖六、二齡幼蟲。

DSC04265    

圖七、三齡幼蟲。

DSC05048  

、蛹期管理

前蛹期:一般個體約孵化後10個月開始建造蛹室進入前蛹期。前蛹期約14天。

蛹期:建議少碰觸造成蛹頻繁的扭動。蛹期約21天。

圖八、前蛹。

圖九、蛹。

DSC05613  

、羽化和蟄伏期管理

羽化:羽化前1天蛹會大量排出液體,蛹皮會變得很皺,建議羽化過程在旁邊觀看,羽化不順利時可立即搶救。

蟄伏期:請見甲蟲蟄伏期間之照顧與結束時之判斷

圖十、剛羽化之個體。

DSC05729  

、學名及中文名稱解釋

早期Allomyrina屬的模式種,一直被人為是dichotomus(獨角仙),因此Allomyrina dichotomus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獨角仙的學名寫法,但實際上,Allomyrina屬的模式種是雲頂兜蟲Allomyrina pfeifferi (Redtenbacher, 1867),而dichotom在後來被指定為Trypoxylus這個屬的模式種,所以BE-KUWA22期將獨角仙學名的寫法標示為Trypoxylus dichotomus。不過有學者認為Trypoxylus屬是Allomyrina屬的同物異名,所以目前用Trypoxylus dichotomus 或Allomyrina dichotomus來表示獨角仙都可以被接受。

而中國他們使用雙叉犀金龜來稱呼獨角仙,那麼個人覺得此名稱較為符合獨角仙的特徵,故稱臺灣的獨角仙為雙叉犀兜蟲。

以上資料來源為昆蟲論壇世界の兜蟲(一)-Trypoxylus屬介紹

 

P.S. 本篇內容會持續更新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quidbug 的頭像
    liquidbug

    liquidbug的部落格

    liquidb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